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看这本书时,正感觉身体不适。但因为这本书,多了一份从容。书中对人体器官及其医学操作的冷静、客观、美感的描述,让我理解自己感觉到的不适,是身体应对冲击的正常反应,因此面对异常,少了一份焦虑,多了一份平静。

死亡面前,人最终只能依靠自己。书中描述的几则最终走向死亡的描述,给我深刻的印象:在濒临死亡的边缘,医生做不了什么,就是病人自己撑。一个女孩被玫瑰花刺伤,发展为败血症,几天之内就住进重症监护室,每天在死亡边缘挣扎。医生只能给她加最大剂量的抗生素,然后看着她躺在那里,面对女孩母亲的问询,说:“我不知道她是否能挺过来”。另一个女孩因为哮喘被送入急诊室,几小时之内就报病危,然后很快离开人世。这让我想起新冠肺炎开始时同样的情景:很多医生、病人、家属描述,病情发展太迅速,今天还好好的,明天人就没了。很难让人接受。

新冠病毒暴烈的发作,让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长时间、高密度地暴露在如此急促的“死亡”面前。我记得一个医生曾经说过:14天,撑过来,就是生;撑不过来,就是死。疫情就这样把这样的“死亡”甩在我面前:不需要准备,它来得如此偶然、突发、猝不及防。这种死亡目前还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不停重演。

在这样急促的“死亡”面前,作者在书中表现出的对疾病和死亡的“接受”、“平静”,让我宽慰。他说:医生只是“缓解”患者的痛苦,但即使是这个愿望有时也遥不可及。他说:我们无法逆转生命的归宿,只能在“平静”中尝试延缓死亡的到来。他说:“我的内心也渐渐趋于平和”。也许这是所有医生最后一定会形成的共识?因为在书中的第213页,另一位医生知道一位好强的老人的逝世后也说:这也是一种解脱。

“平和”地“接受”疾病和死亡,需要强大的自我。书中罹患面瘫的艾米丽刚开始难以接受自己变形的面容,用头发和整容试图隐藏,但作者几个月后再见到她,发现她不再隐藏了。她接受了自己变形的面貌。她说:“当我敢于面对现实的时候,内心就越发觉得坦荡。况且我也不愿意一辈子戴着面具生活”。不容易。

“平和”之后,是对生活的“热爱”。因为作者对自己工作和写作的热爱,我能从这本书中饶有兴趣地了解到以下内容:

1)电休克疗法的原理和效果。原来它是科学的、有效的,并不是像影视电影里渲染的那样极端;

2)外科手术治疗癫痫、白内障的原理和方法,神奇,科学;

3)肾移植的原理及神奇的过程;

4)达芬奇能在《最后的晚餐》中将人物表情画得如此生动,是因为他对人类面部表情从解剖学到路上行人面容的顽强研究;

5)埃普利医生用车库的水管零件模拟人的耳道,进行实验,发现了治疗内耳眩晕的有效处理办法,但这种方法长期被医学界有意忽略,10年后才在专业期刊上发表;

6)心力衰竭时的“死亡恐怖”、血液体外循环会带来的脑损伤;

7)割腕自伤者意味着他们内心存在着自己无法解决的激烈矛盾冲突,包括内心的自卑、儿童期受虐的经历。如果他们能够找到能够倾诉的人,或者家庭成员对他们的态度发生变化,这种消极厌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失。

此外,还有胎盘、肝脏、髋部、四肢、直肠等各种有趣的信息,都在作者流畅、清新的行文中,被娓娓道来。

令我印象最深的是,作者在致谢最后一段这样感谢Esa:“她是一位真正热爱生活的强者”。我猜测Esa可能是他的妻子或伴侣。我没有想到他会把“热爱生活”和“强者”关联起来。

我想到的第一个解释是:生命脆弱,时刻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。那么,是每天胆战心惊地生活,还是转而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活?显然,只有强者,才会选择后者。

我又很快想到书中描述的如下场景:作者被那位因为哮喘住院的女孩迅速进展的病情打击得手足无措,向她父亲语无伦次地解释完情况的危急,不知他如何能接受时,这位父亲在悲痛之余,说:

“你觉得她还可以帮助别人吗?” “她可以捐献肾脏吗?”

作者说:他听到这句话,“震惊”了。作为一名父亲,我看到这句话,也感到匪夷所思。挚爱的孩子即将离世,人们通常会问:“苍天啊,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,让我承受这样的痛苦?”,而他问:“你觉得她还可以帮助别人吗?”

“你觉得她还可以帮助别人吗?”

在这个正日益陷入内卷的时代里听到这句话,我以为我产生了幻觉。内卷,就是在无穷无尽的互相争斗中,消耗生命,确保别人在水下,而自己浮在水面上。浮在水面上的,当然不会再看一眼水下的;而水下的,除了认命,还会想到“帮助别人”?

这句话太强了。这位父亲说得那么“平和”,似乎这是天经地义,不需要思考,令这句话更强。

原来,“热爱生活的强者”,之所以强,不是因为他热爱“自己”的生活,而是他还热爱“别人”的生活;不是因为他手里有多大的权力和能量,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他还能想到要照顾其他人的生活。这种强大,来自人性。我知道它曾出现在我读过的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中,但看到它真的这样存在,我还是感到猝不及防。

译者马向涛大夫在译后记中的一句话也很有意思。他解释自己为什么在对D奶奶的医护中尽量体现出理解和尊重。他说:我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朴素的信任。

“人与人之间朴素的信任”。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位医生提到它,我感觉到温暖。它本应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础。没有它,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还有什么分别?可是经历了40年光阴,我已经快要忘了,并且觉得忘掉理所应当。

直到这个初夏的午后,我看到这样一个人,面对死亡带来的消亡时,他问:“你觉得她还可以帮助别人吗?”

我明白了为什么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:“献给热爱生活的人们”。

我知道了谁是“热爱生活的强者”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一帅

陈一帅

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,曾就职于朗讯贝尔实验室,现居北京,Kassy的爸爸。个人主页:https://yishuai.github.io

文章